亚马逊于2025年7月24日正式上线「费用说明器」工具,该工具集成于卖家账户后台的「付款仪表板-交易详情页」,旨在通过费用透明化提升卖家成本管控能力。以下为工具核心信息与使用指南:

一、工具核心功能

1、费用明细可视化

卖家可点击每笔交易的「费用金额」,查看平台扣费的具体构成,覆盖佣金、物流费、仓储费、订阅费、推广费等10余类费用,并附计算逻辑、适用规则及示例说明。例如:

物流费:展示FBA配送费的分段计价规则(如商品尺寸、重量对费用的影响)。

推广费:明确广告点击扣费的具体关键词与竞价策略。

2、上架前费用预览

支持卖家在商品上架前预估费用,优化定价策略。例如,通过输入商品尺寸、重量、目标仓储地等信息,系统可模拟计算FBA入库费、月度仓储费等成本。

3、规则与案例解析

提供每项费用的官方定义及典型场景示例,帮助卖家理解复杂规则。例如,解释「长期仓储费」的收取条件(存储超365天的商品)及减免策略。

二、工具优势与卖家价值

成本精准核算:解决以往费用结构不透明导致的利润误判问题,尤其对多SKU、高复杂度的卖家(如服装、电子产品类目)意义重大。

争议减少:通过明细追溯,卖家可快速定位异常扣费(如重复收取仓储费),降低与平台沟通成本。

策略优化:基于费用数据调整运营策略,例如优化广告竞价、减少大尺寸商品仓储时间。

三、当前限制与改进方向

部分费用分类待细化:部分卖家反馈「其他退款扣费」等类别仍需进一步拆分,亚马逊表示将持续优化功能。

站点覆盖:目前未明确限定站点,但推测初期覆盖主要市场(如美国、欧洲、日本),后续可能扩展至更多站点。

四、使用指南

入口路径:卖家后台 → 付款 → 交易视图 → 点击具体交易金额。

操作建议

定期核查高费用交易,对比预估与实际扣费差异。

结合「费用预览」功能,在选品阶段评估利润空间。

针对异常扣费,直接通过工具内链接提交申诉。

五、与「透明计划」的区分

需注意,「费用说明器」与亚马逊「透明计划」(Transparency Program)为独立功能。后者为防跟卖工具,通过商品标签技术验证真伪,而前者聚焦费用解析,两者共同构成卖家运营支持体系。

此工具上线标志着亚马逊在卖家服务精细化上的进一步投入,建议卖家尽快熟悉功能,以提升成本管控效率。